原標題:企業家投資3000萬貓山尋茶夢
?
? 華龍網3月20日10時30分訊(通訊員 龍春梅 蒲澤熙)陽春3月,重慶市江津區貓山上散發出滿山的茶香。
?
? 昨日,李市鎮貓山3000畝彌勒茶佛茶林正式開園采茶,20余名采茶婦女小心翼翼地采摘著今年第一葉新芽。與一般茶老板不同的是,劉孝文并沒有圍著“采茶”轉,而是忙著打理茶葉基地里的“匠人文化中心”。
?
? 江津區近年來堅持以“硒”為媒,大力發展富硒產業,使出“引龍頭、育品牌、活旅游”三板斧,讓貓山這座百年老茶山煥發出新活力。
?
? 劉孝文本是珞璜工業園一名小有名氣的本土企業家,企業年銷售額近6000萬元。然而,因為一份愛好、一種情結,2014年他將工作重心轉移回老家李市,投資3000萬元上貓山尋夢,開啟了3000畝貓山彌勒茶佛休閑養生基地打造之旅,準備以茶為“媒”,走茶旅融合發展之路。
?
? 驚訝于劉孝文的不走尋常路,通訊員見識了他正在精心打造的“匠人文化中心”。手工彈棉花、手工織布、人工造紙、筑土木結構的房子……這些瀕臨消失的農耕匠人工藝,這些罕見的工匠器具,劉孝文竟然足足收集了53類。
?
? “我本是做工業的,但我是個農村人,茶葉是我的夢想,還原農耕文化也是我的夢想。我還有一個夢想就是用好手頭的資源,包括掙到的錢,帶領家鄉人走出一條致富路。”劉孝文的夢想和李市鎮發展生態旅游的思路不謀而合。
?
? 在鎮政府的支持下,劉孝文開始毫無顧忌地甩開膀子大干起來:著手收集還原53類農耕匠人文化,讓游客體驗老祖宗留下的傳統工藝寶貝;請來專業規劃師做好3000畝茶林的整體規劃,避免小敲小打不上檔次;積極爭取農戶的支持配合,出資70萬元修好基地至兩岔小河3.5公里、基地至石龍峽4.2公里的毛公路,讓整個基地形成交通大循環,讓周圍3000余名農民受益……
?
? “茶旅融合不是劉孝文一個人的事,還關系到當地老百姓生活環境的改善。”劉孝文 “達則兼濟天下”的情懷感動著李市鎮黨委書記梁筱鐘。爭取公路硬化指標、協調區級相關部門、將貓山農旅融合發展納入全鎮規劃……梁筱鐘介紹。目前,基地至兩岔小河3.5公里的公路硬化即將完工,基地至石龍峽4.2公里公路硬化預計年內完成。
?
? 未來,在貓山彌勒茶佛基地,游客可以在數千畝茶園中,攀登幽靜的茶山步道、尋訪白云古寺、在森林樹屋宿營、體驗農耕匠人文化、體驗采茶制茶樂趣……梁筱鐘說,貓山之境,不僅要有茶旅融合之樂土,更需要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,通過產業的調整、配置、融合,讓潛在資源得到利用,讓百姓的腰包鼓起來。而劉孝文,正以這樣的形式,不斷探索著,追夢著。